跳至主要內容

胸口悶痛別慌張!教你從疼痛位置秒懂身體警訊,這幾種情況要立刻掛急診

胸悶胸痛全解析!這5種痛法最要命

最近門診遇到好幾個像志明這樣的案例,40-50歲上班族壓力大到胸悶掛急診。其實根據統計,每3個胸痛患者只有1個是心臟問題,但怎麼判斷要不要衝醫院?這篇教你用「痛法+位置」快速判斷!


胸痛位置對照圖:痛這裡最危險!

左胸劇痛+轉移痛:心臟出問題的典型表現,疼痛會像被大象踩住胸口,還會轉移到:

  • 左肩到手臂內側
  • 下巴與脖子
  • 後背肩胛骨中間

胸骨正中央灼熱痛:可能是胃食道逆流,吃飽後平躺更明顯

右胸刺痛+呼吸痛:要小心肝膽疾病或氣胸

游移不定悶痛:自律神經失調常見,伴隨手麻、吸不到氣


這7種情況馬上去急診!

  1. 突發性撕裂痛:像被刀割的痛感,可能是主動脈剝離
  2. 冒冷汗+嘔吐:心肌梗塞典型症狀
  3. 咳血+呼吸困難:肺栓塞警訊
  4. 高燒+鐵鏽色痰:嚴重肺炎徵兆
  5. 單側起水泡+刺痛:帶狀皰疹發作
  6. 外傷後劇痛:小心肋骨骨折或氣胸
  7. 痛到無法說話:無論哪種痛都要立即就醫

心臟危機3兄弟:症狀比一比

疾病 痛感 持續時間 危險指數
心肌梗塞 壓榨性疼痛 超過20分鐘 ★★★★★
心絞痛 悶脹感 2-5分鐘 ★★★☆☆
主動脈剝離 撕裂痛 持續加重 ★★★★★

蒼藍鴿小教室:心肌梗塞就像心臟的輸水管完全堵塞,心絞痛是水管變窄水流變小,主動脈剝離則是血管壁像千層蛋糕一樣剝開!


自律神經失調胸悶5招自救

  1. 腹式呼吸法:吸氣4秒→憋氣7秒→吐氣8秒,每天做5輪
  2. 溫敷胸口:用40℃熱水袋敷10分鐘,放鬆肌肉
  3. 穴位按摩:按壓內關穴(手腕橫紋下3指幅)與檀中穴(兩乳連線中點)
  4. 睡前黃金30分:關手機、做伸展操、喝溫蜂蜜水
  5. 補充鎂離子:多吃南瓜子、黑巧克力、香蕉

各科別掛號指南

  • 急診室:突發劇痛/意識不清/血壓異常
  • 心臟科:運動時胸痛/合併下肢水腫
  • 胸腔科:呼吸痛/咳血/發燒
  • 腸胃科:飯後灼熱感/打嗝反酸
  • 身心科:檢查正常但反覆發作

重要提醒:50歲以上有三高病史者,即使只是輕微悶痛也建議盡快檢查!


胸痛居家觀察紀錄表

時間 痛感描述 持續時間 誘發因素 緩解方式
ex: 下午3點 左胸壓迫感 10分鐘 爬樓梯 休息後緩解

建議連續紀錄3天,就診時提供醫師參考


這些迷思會害命!

❌ 吃硝化甘油能緩解就是心臟病 → 胃食道逆流也可能有效
❌ 年輕人不需擔心心臟問題 → 心肌炎好發20-30歲族群
❌ 胸痛消失就沒事了 → 不穩定心絞痛會反覆發作

最後提醒大家,胸痛就像身體的火災警報器,寧可多跑醫院檢查,也不要賭運氣硬撐喔!

分類:醫療疾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