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肝病怎麼吃才顧肝?營養師曝三大飲食地雷千萬要避開

肝病患者的飲食求生指南:三大重點吃對不傷肝

肝臟就像人體的化學工廠,每天要處理我們吃下肚的各種營養素。但當肝功能出狀況時,到底該怎麼吃才不會越吃越傷身?專業營養師整理出三大關鍵原則,教你避開那些看似健康卻暗藏危機的飲食陷阱!


🥚 蛋白質要吃「巧」不要吃「多」

為什麼要注意?

肝臟負責代謝蛋白質分解產生的「氨」,當肝功能衰退時,這些毒素堆積會讓人有種「怎麼睡都累」的感覺,嚴重時甚至會影響記憶力!

聰明吃法:

  • 植物性蛋白優先:豆漿、豆腐這些黃豆製品比肉類更好消化,每天可以吃到4-5份(1份=半盒嫩豆腐)
  • 肉類挑選訣竅:去皮的雞胸肉、魚肉比紅肉更適合,料理時記得先汆燙去血水
  • 避開隱形地雷:夜市常見的鐵板牛排、滷味攤的加工丸類都屬於高負擔蛋白質

🧂 鹽分控制比你想得更重要

為什麼要注意?

肝不好的人特別容易「腫得像麵包」,因為肝功能異常會影響水分代謝,過多的鹽分會讓全身水腫更嚴重!

日常實戰技巧:

  • 看懂隱藏鹽分
    • 1湯匙醬油≈1.5克鹽
    • 1片醃漬醬瓜≈0.8克鹽
    • 1碗泡麵湯≈6克鹽(直接超標每日建議量)
  • 外食族生存守則
    • 超商便當先倒掉菜汁再吃
    • 小吃攤的湯麵改吃乾拌+自備開水稀釋
    • 隨身帶檸檬片取代沾醬

💧 喝水學問大!不是越多越好

為什麼要注意?

當出現腹水症狀時,連喝白開水都可能加重不適!醫生常會根據「體重變化」來調整每日飲水量。

水分控制妙招:

  • 計算每日上限:通常會用「前一天尿量+500ml」當基準
  • 避開隱形水分
    • 愛玉、仙草凍等甜品也算
    • 吃藥配水要計入總量
    • 水果選擇芭樂、蘋果等低水分
  • 戒酒是鐵則:酒精會讓肝細胞壞死速度加快3倍以上!

🚨 特別注意:這些情況要立即調整

  • 發現鞋子突然變緊
  • 早上起床眼皮浮腫
  • 體重三天增加2公斤以上
  • 出現意識模糊狀況

營養師特別提醒:「每個人的肝指數和身體狀況都不同,一定要帶著最近的檢查報告和主治醫師討論,客製化調整飲食比例,千萬不要自己當醫生亂節食喔!」

分類:飲食營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