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4歲黃越綏左肩肌腱斷裂開刀!醫師教你分辨五十肩與肌腱撕裂傷的關鍵差異
知名作家黃越綏老師近日在臉書透露左肩旋轉肌肌腱斷裂需開刀,讓許多粉絲超心疼!黃老師描述這幾個月「痛到連翻身都會驚醒」,原本以為是常見的五十肩,沒想到檢查竟是兩條肌腱斷裂,手術需要全身麻醉長達4小時…
從痠痛到刺痛!黃越綏親曝發病過程
- 初期右手痠痛:以為是五十肩作祟,用貼布按摩緩解
- 左手接力劇痛:演變成24小時持續刺痛,連躺著都難受
- 夜間痛到醒:睡覺翻身時突發性劇痛像被電到
- 左手逐漸無力:拿東西會抖,梳頭動作卡卡
黃老師特別提醒:「千萬別把肩膀痛都當成五十肩!」像她這樣拖到肌腱斷裂,可能導致肌肉萎縮永久無力。
醫師圖解!旋轉肌肌腱斷裂 vs 五十肩
🩺 檢查關鍵動作
症狀類型 | 手臂能否抬高 | 痛感表現 |
---|---|---|
單純五十肩 | 像被膠水黏住抬不起 | 卡住感大於疼痛 |
肌腱撕裂 | 痛到飆淚但抬得高 | 動作時尖銳刺痛 |
混合型 | 又痛又卡超崩潰 | 持續鈍痛+突發劇痛 |
💡 旋轉肌群四大金剛
- 棘上肌:最容易受傷的「苦力肌」
- 棘下肌:轉動手臂的關鍵角色
- 肩胛下肌:藏在肩胛骨裡的隱形功臣
- 小圓肌:維持肩膀穩定的小幫手
肌腱斷裂一定要開刀?醫師破解迷思
「就像衣服破洞要補丁!」 復健科醫師分析:
- 運動員/重勞力者:建議早點手術維持功能
- 銀髮族/少動族群:可先嘗試增生療法+復健
- 黃金復健期:無論開刀與否,術後2週就要開始動
⚠️ 注意!長期不動可能引發續發性五十肩,就像傷口結痂後關節黏住,需要關節囊擴張術處理。
日常保養5招預防肩傷
- 曬衣神器:改用升降式曬衣桿,避免手舉高
- 枕頭革命:側睡時用抱枕支撐手臂
- 熱身口訣:「轉、抬、擺」三動作每天做
- 家事分配:擦高處窗戶交給年輕人表現
- 疼痛警訊:持續痛超過2週快就醫
手術後復健全攻略
黃老師特別分享住院準備清單:
- 前開式睡衣(傷口在左肩後方)
- 長柄沐浴刷(避免抬手沖洗)
- 語音輸入裝置(右手可打字)
復健科醫師提醒術後重點:
- 第1週:被動關節活動+冰敷止痛
- 第2週:開始鐘擺運動防沾黏
- 第1個月:加入彈力帶肌力訓練
- 第3個月:逐步恢復日常活動
最後要提醒,五十肩好發於50歲後,但現代人手機滑太多,不少30歲就中招!下次肩膀痛別再自己當醫生,快用醫師教的「舉手檢測法」初步判斷,才不會像黃老師這樣痛到要開刀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