🚽 便祕類型檢測表|你是哪種「卡卡人」?
先來做個簡單測驗!符合越多描述越可能是該類型:
🔴 TYPE1 懶惰腸(蠕動不足型)
☑️ 常覺得腹部沉重沒力氣
☑️ 排便形狀粗硬乾燥
☑️ 每天坐著超過8小時
☑️ 蔬菜水果吃很少
形成原因:腹部深層肌肉(腹橫肌)衰弱+纖維攝取不足,就像腸道員工集體罷工,根本不想推動便便!
🔵 TYPE2 緊張腸(自律神經失調型)
☑️ 壓力大時便祕更嚴重
☑️ 排便像羊屎顆粒狀
☑️ 容易手腳冰冷
☑️ 肩頸僵硬像石頭
關鍵警訊:交感神經過度興奮會讓腸道緊縮,就像高速公路大塞車,便便完全動彈不得!
🟡 TYPE3 堵住腸(出口阻塞型)
☑️ 肛門有異物卡住感
☑️ 排便後仍有殘便感
☑️ 習慣憋屁憋便
☑️ 超過40歲族群
危險習慣:長期忽視便意會讓肛門括約肌「忘記怎麼工作」,就像生鏽的水龍頭轉不開!
🧘♀️ 專家獨家「順腸體操」全圖解
▍懶惰腸必練「腹橫肌激活術」
🟠 躺姿抬腳訓練(早晚各1組)
- 平躺屈膝腳掌貼地,雙手放骨盆兩側
- 吸氣預備→吐氣時腳跟離地5公分(腰部緊貼地面)
- 保持「肚子向脊椎內收」感覺,停留5秒深呼吸
- 慢慢放下時吸氣,重複15次
💡 辦公族替代方案:坐椅前1/3,雙腿併攏抬至與地面平行,用手壓肚子增加阻力
▍緊張腸必做「自律神經調節法」
🔵 側腹伸展操(每小時做1回)
- 盤腿坐姿,右手高舉貼耳
- 身體向左側彎曲,左手撐地保持平衡
- 深呼吸時想像肋骨被拉開,停留30秒
- 換邊時吐氣放鬆,來回3次
✨ 加強版:伸展時用拳頭輕敲側腰,從肋骨下緣往骨盆方向「咚咚」敲擊
🟣 骨盆搖搖樂(睡前做超有效)
- 坐地雙腿打開120度,手掌向後撐地
- 左右搖臀像「用屁股寫∞字」
- 速度放慢配合深呼吸,持續2分鐘
▍堵住腸專屬「肛門復健操」
🟡 武士深蹲式(飯後1小時做)
- 雙腳打開兩倍肩寬,腳尖外轉45度
- 緩慢下蹲至大腿與地面平行(膝蓋不過腳尖)
- 左手肘抵右膝內側,右手貼地伸展側腰
- 肛門用力縮緊5秒再放鬆,左右各10次
⚠️ 注意:老年人可扶穩椅子進行,蹲下時發出「嗯~」聲幫助用力
🔴 扭轉排毒式(搭配腹式呼吸)
- 扶椅背墊腳尖蹲下,臀部懸空
- 向右扭腰時左膝下壓,感受肛門周圍肌肉拉伸
- 左右交替像「擰毛巾」,持續1分鐘
🥦 營養師加碼「腸道順暢飲食訣」
- 懶惰腸:早餐吃烤地瓜+奇亞籽優格,地瓜皮要保留
- 緊張腸:下午茶喝香蕉豆漿拿鐵,豆漿選無糖溫熱
- 堵住腸:晚餐主食換成黑木耳糙米粥,加1茶匙亞麻仁油
💬 醫師小叮嚀:做體操時要穿寬鬆衣物,避開飯後1小時內進行。如果持續2週未改善,建議盡快就醫檢查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