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頭痛突然發作好困擾?缺少這種維生素竟讓頭痛風險飆21倍!

為什麼壓力一大就頭痛到想撞牆?

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經驗:工作趕件時太陽穴開始抽痛、跟家人吵架後整個頭像被勒緊。根據台灣頭痛學會統計,全台每10人就有3人受「緊張型頭痛」折磨,這種頭痛就像戴了隱形緊箍咒,從後腦勺蔓延到整個頭部的悶痛感,嚴重時甚至會想吐!

更可怕的是,約25%患者會合併「血管型頭痛」,兩種頭痛交替發作就像惡性循環。不少患者跟醫師抱怨:「明明吃了止痛藥,隔天頭痛反而更嚴重」、「半夜痛到睡不著,白天根本無法工作」。

最新研究驚人發現:頭痛凶手藏在血液裡

2021年《Headache》期刊發表突破性研究,針對慢性頭痛患者抽血檢查發現:

  • 健康者維生素D濃度:27.4 ng/mL
  • 頭痛患者維生素D濃度:14.7 ng/mL(直接腰斬!
  • 71%患者維生素D未達標準值(20 ng/mL)

更驚人的是,東芬蘭大學追蹤研究顯示:維生素D不足者頭痛風險比常人高21倍!這可不是單純數字遊戲,當維生素D濃度過低時:

  1. 肌肉無法正常放鬆→頸部僵硬壓迫神經
  2. 發炎物質分泌增加→刺激腦部痛覺中樞
  3. 血清素合成受阻→情緒焦慮加重頭痛

營養師教你「吃對維生素D」3大訣竅

第一招:挑對「維生素D冠軍食材」

  • 青背魚首選:午仔魚(含量是鮭魚2倍)、秋刀魚(記得吃內臟)
  • 素食者必吃:黑木耳(曬過太陽的乾木耳更優)、香菇
  • 早餐加碼:強化維生素D鮮乳(搭配燕麥吸收更好)

第二招:掌握「曬太陽黃金時段」

台灣夏天紫外線強,建議:

  • 早上9點前或下午4點後
  • 露出前臂+小腿
  • 每次15分鐘(陰天要延長到30分鐘)

第三招:避開「地雷補充法」

國健署特別提醒:

  • 魚肝油不能天天吃(維生素A會過量)
  • 膠囊劑量別超過800IU
  • 腎功能差者要諮詢醫師

頭痛族必知「3要3不」原則

要做的事: ✅ 每小時做「頸部畫圓操」(緩解肌肉緊繃) ✅ 中午趴睡改用「C型頸枕」(避免壓迫神經) ✅ 隨身帶保溫瓶喝溫水(冷水會誘發血管收縮)

不要做的事: ❌ 痛到冒汗還硬吃冰(溫度刺激讓頭痛惡化) ❌ 自行購買高劑量補充劑(可能引發心律不整) ❌ 長期戴棒球帽防曬(完全阻隔紫外線反而不好)

現在就檢查自己是否有這些症狀:經常肩頸僵硬、下午特別容易頭痛、傷口癒合速度變慢…這些都是維生素D不足的警訊!從今天開始調整飲食習慣,搭配適度日曬,別讓頭痛偷走你的生活品質啦!

分類:飲食營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