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為什麼會得胃潰瘍?三餐老外必看的保胃戰守則

胃潰瘍是怎麼「爛」出來的?看懂胃壁的無聲抗議

大家常說的「胃破洞」其實就是胃潰瘍啦!我們的胃每天要處理各種食物,靠的是強力胃酸和消化酶。但當胃黏膜保護層被破壞時,這些消化液就會開始「消化自己的胃」,從輕微發炎到深入肌肉層的潰瘍,整個過程就像牆壁磁磚剝落越掉越嚴重。

胃潰瘌高危險群TOP榜(45-55歲最要小心)

根據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統計,每7個上班族就有1人有消化道潰瘍問題。這些習慣最容易讓胃潰瘍找上門:

  • 📌 三餐不定時還愛「吃到飽」的暴飲暴食族
  • 📌 每天咖啡當水喝+手搖杯不離手的飲料控
  • 📌 抽菸配檳榔的工地大哥(尼古丁會刺激胃酸)
  • 📌 長期吃阿斯匹靈的慢性病患(尤其關節炎患者)
  • 📌 壓力大到失眠的科技業工程師

最危險的是幽門螺旋桿菌!這種細菌會分泌「尿素酶」把胃裡的尿素變成氨,直接腐蝕胃壁黏膜。台灣約有40%中年人帶菌卻不自知,很多都是健檢做胃鏡才發現。

胃潰瘍的3階段警訊(痛的位置會說話)

初期症狀:飯後的無聲抗議

  • 吃完飯1-2小時後上腹悶痛(像火燒心)
  • 喝咖啡後特別容易反胃酸
  • 大便顏色變深像瀝青(消化道出血徵兆)

惡化症狀:連喝水都痛

  • 半夜痛醒+體重莫名減輕
  • 嘔吐物帶血絲或咖啡渣
  • 疼痛擴散到背部(小心穿孔)

併發症地雷區

併發症 危險指數 典型症狀
胃穿孔 ⚠️⚡⚡⚡ 劇烈腹痛+發燒
幽門阻塞 ⚠️⚡⚡ 嘔吐未消化食物
胃癌病變 ⚠️⚡⚡⚡⚡ 持續貧血+黑便

2023最新檢查方式比一比

胃鏡檢查新選擇

  • 無痛胃鏡:睡一覺就完成,適合怕嘔吐反射的人
  • 膠囊內視鏡:像吃維他命一樣吞膠囊,但無法切片

幽門桿菌檢測

  • 呼氣檢測(碳13同位素):空腹吹氣2次,準確率95%
  • 抽血驗抗體:適合初步篩檢
  • 糞便抗原檢測:準確度媲美呼氣測試

吃藥≠治本!最新治療對策

四合一療法(滅菌黃金組合)

  1. 氫離子幫浦抑制劑(PPI):早晚各1顆
  2. 抗生素克拉黴素+阿莫西林:吃7-14天
  3. 益生菌輔助:降低抗生素副作用

養胃食療三要三不

要吃的護胃食物

  • 秋葵、山藥(黏液保護胃壁)
  • 高麗菜(維生素U修復黏膜)
  • 香蕉(中和胃酸)

絕對NG食物

  • 麻辣鍋+酸辣湯(雙重刺激)
  • 珍珠奶茶(高糖+咖啡因)
  • 酥皮濃湯(油脂延緩胃排空)

上班族保胃5大招

  1. 便當先吃蛋白質:肉蛋類先吃能中和胃酸
  2. 下午茶改喝紫蘇梅汁:抑制幽門桿菌生長
  3. 隨身帶蘇打餅乾:胃痛時少量咀嚼
  4. 壓力大時做腹式呼吸:每小時深呼吸3分鐘
  5. 西裝別穿太緊:腰帶壓迫會增加胃酸逆流

醫師提醒:胃痛超過2週沒改善一定要做檢查!很多患者以為吃胃藥就好,拖到吐血才就醫。記得胃潰瘍復發率高達60%,治好後每半年要追蹤一次哦!

分類:醫療疾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