💥驚人研究:愛生氣的人小心!「這種情緒」讓中風機率飆4倍
最近丹麥奧胡斯大學追蹤11萬人的大型研究發現,經常出現「5種壓力症狀」的人:
- 動不動就煩躁
- 整天神經兮兮
- 情緒像坐雲霄飛車
- 負面想法停不住
- 工作永遠做不完
只要符合3項以上,得到「心房顫動」的機率直接暴增28%!更可怕的是,醫師警告這類患者腦中風機率是常人4倍,半夜突然心悸、胸悶到睡不著的人真的要當心!
🥁日本長壽秘訣大公開!和太鼓「3大神奇功效」
日本腦科學權威有田秀穗博士長期研究發現,傳統和太鼓根本是「自帶BGM的全身運動」:
- 狂敲30秒→血清素激增:搭配節奏呼吸能刺激大腦分泌「快樂荷爾蒙」,效果堪比冥想
- 舉槌姿勢→掰掰袖剋星:上舉動作徹底鍛煉三頭肌,夏天穿無袖不再尷尬
-
擴胸擊鼓→呼吸量多2成:鼓棒往下揮時會自然挺胸,辦公室久坐族最能感受差異
想像自己站在巨鼓前,雙臂畫出完美弧線——這個動作能同時拉到側腰肌肉,難怪京都的鼓手阿姨個個都有A4腰!
🎵懶人包|「空氣和太鼓」4步驟完整教學
⚠️暖身必做!「開肩3式」預防運動傷害
- 雙手背後交握,慢慢往天花板方向抬
- 左手勾右肘,把右手往左邊帶(換邊再做)
- 模仿招財貓擺手20次
🥁正式動作分解
準備道具:
- 初學者推薦「600ml寶特瓶」裝水當啞鈴
- 進階版可用「折疊傘」增加重量感
- 辦公室限定「衛生紙捲筒」隨時開打
節奏教學:
-
畫半圓緊緻腰線(吸氣)
- 雙臂像掛在身體兩側的鐘擺
- 從褲縫開始「由前往後」畫大圓弧
- 舉到肩膀高度時停3秒,感受側腰拉扯
-
過肩揮擊消蝴蝶袖(吐氣)
- 想像頭頂有面大鼓
- 右手先下劈到左膝外側(左臂保持高舉)
- 換邊時要像「抽鞭子」一樣帶動核心
-
雙臂交叉練胸肌(進階動作)
- 擊鼓後雙臂在胸前交叉
- 手肘要抬到與鎖骨同高
- 配合音樂每拍擴胸一次
🎧歌單推薦:
- 初學者:EXILE《太鼓魂》(BPM 120)
- 燃脂版:和楽器バンド《千本桜》(BPM 145)
- 紓壓版:鬼太鼓座《天鼓》(搭配海浪聲)
👩⚕️物理治療師小叮嚀
- 經期來時「改坐姿」練習,避免過度伸展
- 五十肩患者可縮小動作幅度
- 每週3次、每次2首歌就能有感改善駝背
現在就跟著影片節奏動起來!記得Tag那個每天喊肩頸硬扣扣的朋友,今晚就組個「線上太鼓達人團」互相監督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