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高族必學!飯後黃金2小時運動全攻略
💡為什麼三高族群要特別注意運動時機?
血糖像坐雲霄飛車?你可能踩到「運動地雷」
我常遇到阿公阿嬤問:「明明都有去公園走路,怎麼血糖還是降不下來?」其實關鍵在「運動時間點」!很多長輩習慣空腹晨運或吃完飯馬上動,這兩個時段對三高患者來說都是大地雷!
餐前運動3大風險:
- 血糖坐溜滑梯:阿美姨上週空腹跳健康操,差點在公園頭暈跌倒
- 吃藥時間亂套:忘記帶藥出門運動,回家才補吃反而血糖飆高
- 肌肉量流失:身體會分解肌肉當能量,反而越動越虛弱
醫師認證「最佳運動時段」大公開
根據台北榮總研究顯示,飯後60-120分鐘開始運動效果最好!這個時段血糖剛好來到高峰,運動能幫助:
✅ 加速血糖代謝
✅ 促進血液循環
✅ 減少內臟脂肪堆積
小提醒:晚餐後建議至少隔1.5小時再運動,避免影響睡眠品質
🧘♀️超簡單!銀髮族零風險運動菜單
第一招:客廳就能做的「美人魚扭腰操」
這套動作連80歲的王伯伯都能輕鬆做!每天3組改善腰圍超有感
步驟分解:
-
準備姿勢
👉 找張穩固椅子,屁股坐前1/3
👉 雙腳打開比肩膀寬,腳掌踩穩地板
👉 雙手向後撐住椅面,背打直 -
緩慢扭轉
👉 吸氣預備,吐氣時右膝慢慢倒向左側
👉 左手輕扶右膝外側幫助伸展
👉 視線看向右後方,停留5個深呼吸 -
換邊教學
👉 記得要「左右平衡」各做3次
👉 阿嬤們可以扶牆壁保持平衡
常見錯誤:
❌ 扭轉時憋氣(要配合深呼吸)
❌ 膝蓋超過腳尖(傷膝蓋)
❌ 用爆發力快速扭轉(要慢才有效)
第二招:超療癒「沙發伸展操」
看八點檔時就能順便做!特別適合膝蓋無力的長輩
動作要領:
- 雙手交握向上延伸,想像要摸天花板
- 左腳踝放右膝上,身體微微前傾
- 保持30秒換邊,做完會感覺臀部超放鬆
🚶♂️三高族必學「333散步法」
比健走更有效的走路技巧
很多阿公以為要走到爆汗才有效,其實掌握「3要訣」就能降血糖:
- 時機:飯後30分鐘先做家事,1小時後再出門
- 速度:能邊走邊聊天,但唱不了歌的速度
- 姿勢:
- 手肘彎曲90度自然擺動
- 腳跟先著地,重心移到腳尖
- 收小腹保持核心用力
進階版「間歇散步法」
時間 | 強度 | 效果 |
---|---|---|
0-5分鐘 | 慢速暖身 | 預防運動傷害 |
5-15分鐘 | 加快到微喘 | 燃燒血糖 |
最後5分鐘 | 放慢速度 | 調節心跳 |
⚠️三高族運動「5要5不要」守則
一定要遵守的黃金原則
✅ 要隨身帶糖果防低血糖
✅ 要穿有避震功能的運動鞋
✅ 要分段運動(每次15分鐘,每天2-3次)
✅ 要監測運動前後血糖血壓
✅ 要補充溫開水(小口慢喝)
絕對不能犯的禁忌
❌ 不要清晨5點摸黑運動
❌ 不要做憋氣用力的動作(如舉啞鈴)
❌ 不要勉強做到關節痛
❌ 不要運動後馬上泡熱水澡
❌ 不要空腹吃降血糖藥後運動
📈營養師小教室:運動前後怎麼吃?
最佳運動補給組合
- 運動前1小時:半根香蕉+無糖豆漿
- 運動中:每15分鐘喝1口水
- 運動後30分鐘:茶葉蛋+小蘋果
案例分享:陳伯伯靠「運動+飲食調整」,3個月腰圍從38吋減到34吋!
最後提醒大家,運動要像「細水長流」才有效,每天做點小改變,三高自然乖乖聽話!如果關節不舒服,可以改做「水中走路」或「彈力帶運動」喔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