🚶♂️【全民運動大升級】健走功完整圖文教學
最近在Line群組瘋傳的「健走功」到底是什麼?其實這是台灣本土養生專家湛若水老師研發的改良版健走法!今天就來手把手教大家怎麼把普通健走升級成「養生功」版本~
🔥為什麼傳統健走需要升級?
原來我們都走錯了!
- 問題1:手隨便晃→根本沒運動到上半身
- 問題2:駝背走路→越走腰越痠
- 問題3:用腳跟跺地→膝蓋痛到想放棄
醫師最頭痛的「強度迷思」
很多阿公阿嬤為了「加強效果」拼命快走,結果走到關節發炎!健走功的聰明設計是「不拚速度改拚能量運用」,就算慢慢走也能流汗!
✨五招把健走變成功法
1. 「腳趾抓地」關鍵細節
要領 | 常見錯誤 | 正確做法 |
---|---|---|
腳掌著地 | 整個腳板平貼地面 | 從腳跟→腳掌→腳趾像貓掌抓地 |
發力點 | 只用小腿力量 | 感覺大腿後側肌肉在收縮 |
小技巧:穿薄底布鞋練習,更容易找到抓地感!
2. 「手掌下按」超有感擺臂
- 手掌不是隨便甩!要想像往下按壓彈簧的感覺
- 手肘保持微彎15度,擺動時會自然帶動背部肌肉
- 搭配腳步節奏,每走三步吸氣一次效果最佳
3. 「身體前傾」不傷腰的秘訣
前傾≠彎腰!正確是:
- 站直後腳跟微微離地
- 從腳踝開始整體前傾5度
- 保持耳朵→肩膀→髖關節成直線
4. 「呼吸調控」獨門節奏
- 鼻吸口吐,吸氣時收小腹
- 配合步伐:「吸-吸-呼-呼」四步節奏
- 進階版可搭配「提肛呼吸法」加強核心
5. 「意念集中」養生關鍵
邊走邊想這些事效果更好:
- 想像腳底湧泉穴在吸收地氣
- 手掌像划水般推開空氣阻力
- 專注在脊椎的波浪狀移動
💡阿嬤實測心得
「照這樣走,原本走操場3圈就喘,現在走5圈還很輕鬆!早上走完整天精神都好,晚上也很好睡~」
📌專家提醒注意事項
- 初學者先練單一要領,熟練再組合
- 飯後1小時再練習
- 下雨天可在客廳繞圈走
- 搭配計步器記錄每日進步
現在就換上運動鞋,把每天散步時間升級成養生時間!記得tag朋友一起來練這套台灣人自創的健走功法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