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失智長輩疑神疑鬼、記憶混亂?資深照護專家傳授3招化解家庭危機

當失智長輩開始「看見不一樣的世界」…資深照護者教你見招拆招

【狀況一】總是懷疑東西被偷?「情境扮演法」最管用!

▍為什麼會這樣?

當失智症影響到大腦視覺區,長輩眼中的世界可能跟現實完全不同。就像把兒子看成已故丈夫,或是把看護當成小三,這些都不是故意找麻煩,而是大腦真的「看」到不同畫面。

▍真實案例破解術

  1. 角色扮演技巧:60歲兒子發現媽媽把自己當成爸爸時,立刻切換身份說:「這位小姐是來找親戚的」,順勢帶看護離開現場
  2. 記憶重置法:當媽媽吵著要「回弟弟家」,兒子直接化身舅舅,開車帶媽媽繞圈後回家,利用短期記憶喪失特性化解危機
  3. 物品預演策略:提前將同款外套交給鄰居,配合演出「歸還戲碼」,讓長輩安心不再懷疑

【狀況二】整天想往外跑?「開放式空間設計」有妙用!

▍關鍵在安全感建立

就像2歲幼兒需要隨時看見媽媽,失智長輩也需要「視線可及」的安心感。封閉式廚房會讓獨坐客廳的長輩產生「被遺棄感」,進而引發焦慮遊走行為。

▍環境改造重點

  • 拆除隔間牆:打造客廳+餐廳+廚房通透空間
  • 視線引導設計:在長輩常坐位置設置家庭成員動態觀察點
  • 安全感小物布置:在視線範圍內擺放全家福照片、熟悉物品

【狀況三】突然性情大變?「譫妄現象」要立即處理!

▍危險徵兆辨識

不同於逐漸退化的失智症狀,若長輩出現:

  • 一週內突然暴躁易怒
  • 出現攻擊性言語
  • 日夜作息顛倒混亂 可能是「譫妄症」發作,常見原因包含: → 血糖劇烈波動 → 電解質失衡(如血鈉過低) → 腦部感染或出血

▍真實急救案例

78歲退休經理某日突然眼神兇惡、破口大罵,送醫發現竟是「硬腦膜下腔出血」,手術清除血塊後恢復原本溫文儒雅模樣。這提醒我們:異常行為可能是身體發出的求救訊號!

資深照顧者心法:變身「千面人」就對了!

  • 每天準備3種以上應對劇本
  • 隨身攜帶「安心小道具」(如長輩年輕時照片)
  • 建立鄰里支援網絡(事先溝通長輩狀況)
  • 定期參加「失智互助團體」交流新招數

「照顧失智家人就像跳探戈,要順著他們的舞步調整自己的節奏。」──20年資深照顧者心得

最後提醒,當發現長輩出現任何異常行為變化,務必:

  1. 記錄發生頻率與持續時間
  2. 拍攝異常行為影片
  3. 立即聯繫主治醫師 別讓「以為是失智症加重」的誤判,錯過黃金治療時機!
分類:醫療疾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