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膚癢到睡不著?你可能遇到這些濕疹問題
最近天氣變化大,王太太發現手臂冒出紅色斑塊,原本以為擦乳液就好,沒想到越抓越嚴重…其實這可能是「濕疹」在作怪!很多人聽到濕疹都以為要擦乾藥膏,其實不同階段的處理方式差很大。
濕疹三大類型特徵比一比
1️⃣ 急性濕疹(爆痘期)
- 外觀特徵:像被蚊子叮的腫包群聚,表面像鵝卵石凹凸不平
- 特殊症狀:會滲組織液、半夜癢到醒來
- 危險行為:抓破可能引發蜂窩性組織炎
- 真實案例:李小姐做美髮碰化學藥劑,手指長滿小水泡
2️⃣ 亞急性濕疹(脫屑期)
- 轉變過程:水泡消退後進入脫皮階段
- 判斷重點:紅腫範圍模糊像暈開、皮屑像頭皮屑
- 常見誤區:誤用痱子粉反而更乾燥
- 保養要點:選擇無香精修護霜加強保濕
3️⃣ 慢性濕疹(厚皮期)
- 形成原因:反覆抓癢導致皮膚「角質化」
- 明顯特徵:皮膚紋路變深像雕刻、顏色暗沉
- 好發部位:手肘內側/膝窩等皺褶處
- 治療關鍵:需要打破「癢→抓→更厚」惡性循環
各階段治療方式全解析
急性期急救SOP
- 生理食鹽水濕敷:用4層紗布冷敷,每次15分鐘
- 口服藥物:短效類固醇需飯後吃
- 藥膏選擇:水溶性基底比油性適合
- 感染判斷:出現黃色結痂要立即回診
亞急性期保養重點
- 藥膏薄擦技巧:先擦乳液再上藥效果更好
- 衣物選擇:避免羊毛材質刺激皮膚
- 清潔方式:水溫控制在32-35度最佳
慢性期長期抗戰
- 冷凍治療:針對局部厚皮部位施作
- 照光療法:需每週2-3次門診治療
- 止癢秘訣:冰敷包裹毛巾按壓止癢
日常預防5大守則
- 洗碗戴兩層手套(內棉質外防水)
- 運動後立即擦乾汗液
- 空調房放一杯水維持濕度
- 選擇無界面活性劑沐浴品
- 定期更換床單枕頭套
醫師特別提醒
「很多患者以為濕疹會傳染,其實是自身免疫反應。最近門診發現,過度使用酒精噴霧反而誘發惡化,建議改用肥皂洗手為主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