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十肩不是老人專利!你的肩膀正在發出警訊嗎?
最近早上起床發現穿內衣卡卡的?梳頭髮時手臂舉不高?這些都是五十肩的早期徵兆!根據台北榮總復健科統計,每3個40歲以上台灣人就有1個曾遇過肩膀卡關問題。別以為休息就會好,放任不管可能連拿遙控器都困難!
為什麼會得五十肩?關鍵在「關節囊沾黏」
我們的肩膀就像包著保鮮膜的氣球(關節囊),當發炎導致保鮮膜變厚變緊,就會限制活動範圍。常見3大危險族群:
- 家庭主婦(經常抬手曬衣服)
- 上班族(長期打電腦姿勢不良)
- 糖尿病患(血糖影響結締組織)
急性期 vs 慢性期 症狀比一比
時期 | 疼痛感 | 活動度 | 夜間症狀 |
---|---|---|---|
急性期 | 刺痛像被電到 | 稍微動就痛 | 常痛到失眠 |
慢性期 | 悶痛像壓瘀青 | 特定角度卡住 | 翻身會痛醒 |
復健科醫師推薦「333運動法」
每天3個時段、每次3組動作、持續3週見效
第一招:仰臥推舉(適合急性期)
- 準備工具:找支不要的雨傘或掃把柄
- 平躺時注意:在瑜伽墊上膝蓋彎曲,腰部貼平
- 關鍵細節:健側手帶動患側,像「抬神轎」慢慢上推
- 常見錯誤:聳肩會讓斜方肌更緊繃
第二招:坐姿轉盤(過渡期必做)
☑️ 進階技巧:在肘關節綁彈力帶增加阻力 ☑️ 節奏掌握:轉到痛點前停住5秒,像「解生鏽螺絲」 ☑️ 搭配呼吸:轉出時吐氣,收回時吸氣
第三招:背後攀爬(慢性期解鎖)
▼ 毛巾選擇:建議用洗澡巾對折,避免太滑抓不住 ▼ 安全要領:身體微微前傾,感覺腋下肌肉伸展 ▼ 疼痛指標:輕微拉扯感正常,刺痛感要立即停止
日常保養5要訣
- 洗澡時用40度熱水沖肩膀5分鐘
- 睡覺時在患側腋下夾小枕頭
- 避免單肩背包包改用後背包
- 炒菜改用輕量化不沾鍋
- 打電腦每30分鐘做「招財貓」動作
資深物理治療師提醒:很多人以為五十肩要完全休息,其實適度活動才能防止沾黏惡化。就像門軸生鏽,偶爾轉動才不會完全卡死!
如果做完運動出現以下狀況,請立即就醫檢查: ⚠️ 肩膀持續灼熱痛超過2天 ⚠️ 手臂出現不自主顫抖 ⚠️ 手指顏色變紫或蒼白
最後分享個小測試:試著用患側手摸對側肩胛骨,如果連內衣扣都勾不到,建議盡快開始復健運動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