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副食品怎麼吃最安心?掌握寶寶開荤三大訊號&超簡單手作食譜

👶寶寶準備吃副食品的3大身體暗號!達人媽咪教你從零開始

健康呷百二/育兒達人小樂媽、陳醫師(台大兒童營養顧問)專業審定

🕒4-6個月是黃金準備期!這些變化要注意

當寶貝出現這些狀況,表示可以開始嘗試食物泥啦:

1️⃣ 口水瀑布期來臨:4個月後狂流口水不是長牙喔!其實是唾液澱粉酶開始分泌,能分解米飯麵食類了
2️⃣ 對大人食物超好奇:會盯著大人吃飯吞口水,甚至伸手想抓食物放嘴巴
3️⃣ 脖子硬挺能坐穩:在餐椅上能維持半坐姿至少10分鐘不東倒西歪
⚠️體重達出生兩倍也是重要參考指標唷!


🥣副食品添加SOP大公開

▍第一週:10倍粥打天下

米:水=1:10比例熬煮,過濾後從5cc開始試。重點觀察:

  • 吞嚥是否順暢
  • 皮膚有無紅疹
  • 便便形狀變化

▍第二週起:三天挑戰新食材

推薦從這些好入門食材開始: 類別 推薦清單
澱粉類 地瓜泥、南瓜糊、馬鈴薯蓉
水果類 蘋果泥、香蕉泥、水梨汁
蔬菜類 胡蘿蔔泥、花椰菜米糊

💡小技巧:每試新食材要連續吃三天,確認沒過敏再加下一種!


🚫破除迷思:喝水防便秘?

很多阿嬤會催著給寶寶喝水,其實1歲前以奶為主就夠!便祕關鍵在:

  • 纖維攝取不足
  • 油脂比例太少
  • 食材顆粒太細

👉母奶寶寶3天沒便便很正常,配方奶寶2天內都OK!真正要注意的是:

  • 大便像羊便便
  • 肛門有裂傷
  • 哭鬧拒食

🌽黃金玉米蛋黃糊(6M+)

▍準備材料

  • 新鮮甜玉米 1根(約手掌長)
  • 土雞蛋 2顆(常溫)
  • 母奶/配方奶 150cc

▍詳細步驟

  1. 處理玉米:用牛排刀沿玉米粒紋路劃開表皮→電鍋外鍋1.5杯水蒸熟→湯匙背面從根部往前推擠出玉米肉
  2. 煮蛋秘訣:冷水下蛋+1小匙鹽,水滾後轉中小火煮8分鐘→立刻泡冰水→剝殼取蛋黃
  3. 攪打組合:玉米粒+蛋黃+100cc奶量倒入調理機,高速打30秒→過篩2次更滑順
  4. 濃度調整:視寶寶吞嚥能力,用剩餘50cc奶量調整稠度

💡達人提醒:玉米外膜難消化,務必過篩!玉米鬚別丟,煮水當高湯超營養~


🥦馬鈴薯花椰雙重奏(7M+)

▍食材準備

  • 馬鈴薯 1顆(拳頭大)
  • 綠花椰 8-10小朵(約半顆)
  • 蒜末 1/4小匙(可省略)
  • 昆布高湯 適量

▍圖解作法

  1. 馬鈴薯處理:去皮切1cm丁→泡水10分鐘去澱粉→瀝乾拌蒜末→電鍋外鍋1杯水蒸到筷子能穿透
  2. 花椰挑選:選花苞緊密、莖部翠綠→去粗纖維後切小朵→滾水加幾滴油燙2分鐘
  3. 黃金比例:馬鈴薯:花椰=2:1→分次加入高湯打泥
  4. 保存技巧:倒入製冰盒冷凍,要吃時取2-3塊隔水加熱

⚠️注意:市售冷凍花椰菜可能有添加物,建議買新鮮的現煮現打!


🥄餵食實戰小教室

  • 最佳時機:早上睡醒第一餐或午睡後,避開想睡哭鬧時段
  • 餐具選擇:矽膠軟匙+防摔碗,餵食時放在寶寶視線下方
  • 份量控制:初期每天1-2茶匙,8個月後可取代1餐奶
  • 過敏處理:出現蕁麻疹或呼吸急促進速就醫,保留食材樣本方便檢驗

本文節錄自《小樂媽的全食物寶寶副食品全攻略》/小樂媽著、陳醫師專業審訂/親子天下出版

分類:生活智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