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滴雞精補身真有效?營養師警告:這四種人喝錯反傷身

雞精真的比傳統雞湯厲害?製作工法大解密

最近超夯的滴雞精廣告鋪天蓋地,不少婆婆媽媽追劇看到手癢就想下單。但你知道嗎?其實市面常見的傳統雞精、滴雞精、熬雞湯根本是「三胞胎兄弟」!

三種製程比一比

  • 傳統雞精:用壓力鍋長時間熬煮,連骨帶肉精華濃縮
  • 滴雞精:隔水蒸烤收集滴落的肉汁,號稱「雞肉的眼淚」
  • 家常雞湯:文火慢燉保留完整肉質,喝湯吃肉最過癮

營養師林美芳強調:「三種方式取得的蛋白質含量其實差不多,重點是喝雞精等於放棄吃肉!像100c.c.雞精蛋白質=四指寬雞胸肉,但少了維生素B群和鐵質。」


這五種人最適合補充

  1. 術後恢復期:口腔傷口無法咀嚼時的最佳流質蛋白
  2. 孕產哺乳媽:半夜追奶必備的快速能量補給
  3. 銀髮長輩:牙口不好又需要優質蛋白質的首選
  4. 腸胃炎患者:急性期過後重建腸道功能的過渡飲品
  5. 健身族:運動後30分鐘內的黃金補充時段

四大地雷族群要注意!

🚫慢性腎臟病友

洗腎病患阿勇伯的慘痛經驗:某天連喝3包滴雞精想補身,結果隔天血鉀飆高送急診!每100c.c.雞精約含200mg鉀,等於半根香蕉含量。

🚫高血壓族群

市售某品牌雞精1瓶鈉含量高達280mg(佔每日建議量12%),營養師建議選擇「低鈉配方」,並避開添加中藥材的複方產品。

🚫痛風患者

急診醫師分享案例:陳先生聚餐吃火鍋又喝雞精,腳趾腫得像麵龜!每100c.c.雞精普林含量約50-150mg,屬中風險等級。

🚫楓糖尿症患者

這種罕見代謝疾病全台僅20例,患者完全不能分解支鏈胺基酸。曾有家長誤餵嬰兒雞精,引發急性代謝危象!


聰明挑選三大訣竅

  1. 認明「小綠人標章」健康食品認證
  2. 查看營養標示:選擇每100c.c.鈉含量<100mg的產品
  3. 注意添加物:避免人參、當歸等藥材混搭,可能與慢性病藥物交互作用

營養師私房建議

「與其喝雞精,不如直接吃雞肉!」林美芳分享懶人食譜:將去骨雞腿排電鍋乾蒸,收集肉汁就是自製滴雞精,剩下的雞肉撕成絲煮粥,營養更全面。

衛福部最新統計顯示,去年共有23起因飲用雞精不適的通報案例,其中15例與慢性病患誤食有關。記得補充營養前,先諮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喔!

分類:健康養生